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6:42    次浏览
本文来源于:东南快报,福建高考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昨天,是福建农林大80周年校庆正日一大早,校友们的朋友圈长酱紫 这位107岁的老校友张天福,今天上午也回到了母校,他也曾是这里的老师!看的和被看的,都无比动容! 关于母校,每个人都有深厚的情结,这是无数农林大学子的第二故乡,走出学校的农林大人,你还记得母校360°的模样吗?先用一个个视频,带你重温母校:大部分人,局部印象是这样的:或者是这样的,最美的风景总在母校:你有多久没回母校了?在母校的时光里,你是否这么全面的认识过她?是否记得她的峥嵘岁月?▼▼今天,东快君去农林大现场,在学校的校史馆里,看到一组很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:看看,你认得几张呢?对应现在的校区,你是否来过? 这是学校曾经的图书馆容颜▼ 现在,已经是换上新颜▼ 还看到这些宝贝记忆▼你可认得几张? 哪一枚校徽你曾拥有? 在新一代农林大人眼中,农林大都是风景如画▼随手拍一张都能做电脑桌面! 你可能不知道它曾七易校址、八度分合 80年来,从福建协和大学农科的创办到如今的福建农林大学,福建农林大学七易校址、八度分合,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办学之路。1936年秋天,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创办农科,陈兴乐受聘农科主任,福建农林大学由此发端。1951年,福建省政府接办协和大学后,成立福州大学,原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。 ▲1940年,福建协和大学毕业生合影,这一年有5位农学院毕业生在此毕业1940年,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县。1949年,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省立农学院,更名为福建农学院。1951年6月,福建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,改称厦门大学农学院。 ▲福建省立农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合影(1944)1952年,厦门大学农学院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学院。 ▲福建农学院师生帮助测量农业社梯田等高线(1953)1958年,省政府决定以福建农学院林学系为基础,创办福建林学院,校址设于南平县西芹镇。 ▲福建林学院师生到林区参加生产劳动(1958)1972年,福建农学院、福建林学院合并成立前福建农林大学,校部设在南平西芹。1975年,福建农学院、福建林学院重新分设办学,福建农学院设在三明荆东、沙县洋枋,福建林学院设在南平西芹。 ▲福建农学院参加省首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留影(1975)1981年11月,福建农学院陆续迁至福州金山校园。 ▲福建农学院课程实验(1980年代中期)1994年,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。 ▲福建农业大学计算机室(1996)2000年,福建农业大学、福建林学院合并成立新的福建农林大学。 ▲泛舟观音湖(1990年代后期)你可能不知道福建农林大学原来这么牛80年来,福建农林大学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9万多的优秀学子。支撑台湾农业早期腾飞的科技人员,有三分之一在这里毕业;福建的农村基层科技人员,也有一半来自这里。 80年来,福建农林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名师大家。从植保学家裘维蕃、森林经理学家周祯、新西兰“猕猴桃之父”李来荣、选育出10个黄麻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的卢浩然、奠定甘蔗研究在全国领头地位的周可涌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首倡者赵修复、中国“杉树之父”俞新妥、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、中科院院士谢联辉,一大批名师汇聚于此。 2014年初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决定,支持福州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福建农林大学这三所具有省内高校领先水平的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,从那以后,农林大又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。◆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◆申报的7个学科全部被评为新一轮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◆获批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◆陈礼辉教授主持的“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”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◆“福建红壤区生态修复和持续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”获得新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◆成立由四个高水平国际化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海峡联合研究院,明瑞光教授团队在全世界首次破译菠萝基因组,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《Nature?Genetics》在线发表,海峡联合研究院林学中心课题组在《Cell》发表重要综述文章 ◆尤民生教授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“科学与技术进步奖”,荣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◆新增引进或入选国家级人才30人次,引进的周顺桂教授获得中国工程院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(全国仅18人)…… 祝福她,生日快乐!更多资讯可登陆福建高考信息平台http://gaokao.haiedu.cn/ 福建高校招生咨询统一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:福建高考微信号:fjgkedu欢迎投稿:[email protected](新朋友长按下方指纹关注我们!)人生若只如初见,扫码之后天天见!